
作者:白墨
6月10日傍晚6點時許,邵陽學院一名大三女生被同校大四男生魏某持刀殺害。據(jù)悉,該男子因?qū)掖悟}擾求愛女生遭拒,由愛生恨。在學院辦公樓前用水果刀猛捅女生13刀,女生兩肺均被扎穿,當場死亡。(6月16日 中國青年網(wǎng))
又是一起因愛生恨釀成的慘劇——兩名花一樣年紀的大學生,一個命喪黃泉,一個故意殺人,場面血腥不忍直視,而等待男孩的終將是法律的嚴懲。雖說在大學校園里,談戀愛是件很正常的事兒,但因求愛未果就起了殺人的念頭,進而演變成悲劇的新聞似乎也見過不少。筆者不禁想問,大學生情殺暴力為何屢屢發(fā)生?
深究情殺暴力背后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幾點。首先是人格塑造的缺失。該男生追求不成,惱羞成怒,便持刀捅人,伺機報復,這是典型的人格“殘疾”和性格缺失。個人情感的挫敗,缺少合適的宣泄途徑,男生才會做出如此極端的行為,導致自己走向了犯罪的深淵。殊不知這13刀下去,毀掉的不僅僅是這一對男女,更是兩個家庭的幸福。所以說,年輕人,莫沖動,沖動是魔鬼。其次是情商教育的缺失。出現(xiàn)“求愛未果捅死學妹”的悲劇,是教育界的悲哀,也拷問著當前的情商教育。雖然“求愛未果捅死學妹”的事件僅僅是個例,但折射出的是教育界“重智商、輕情商”的問題。一個人到底怎樣和心儀的對象去示愛,在求愛被拒之后怎樣大大方方、有風度、有氣度地去緩解自己的情緒,這都是傳統(tǒng)教育亟待思考的問題。
大學正是對戀愛有著美好憧憬的階段,年輕的大學生在戀愛的問題上或多或少的都存在諸多的困惑。我們常說:“人有七情六欲。”在許多人的眼里,愛情只不過是個人情感的一種,并不能占據(jù)生活的全部,而在因愛生恨做出極端行為的這類人看來,愛情這種情感是他們不可或缺的,若要得不到,就要親手毀掉。因此,在求愛被拒后,首先要積極地面對現(xiàn)實,可以選擇和朋友或家人傾訴,獲得安慰與支持,而不要對被拒絕這一事情耿耿于懷,要知道“山不過來,我就過去”的道理。更為重要的是,當前教育亟需重視對于學生情商的教育。大學正是學生們思想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他們的人生觀、戀愛觀尚不夠健全,若能引入跟情商有關(guān)的課程,積極對學生進行情感疏導,盡快幫助失戀學生走出被拒絕的心理陰影,或許能讓情殺暴力慘劇少一些。
但愿類似這樣的事件不會重復上演,情殺暴力事件能盡早終結(jié)。也希望這一悲劇能真正警醒教育界,從而反思當前的教育方式,因為這樣的代價實在太大……

巧抓“一帶一路”機遇 按下日照發(fā)展“快進鍵”
32歲股民兩天賠170萬跳樓 悲劇可避免嗎?
【觀點】藍開高速:燒秸稈濃煙擋路致車禍兩死
【建議】護士被曝“連環(huán)腳”踢人 網(wǎng)絡(luò)段子別亂評
【奇葩】男扮女裝替女友高考 我國應(yīng)設(shè)“替考罪”
【圍觀】103歲老人街頭乞討為貼補兒子 警惕愛心被
【警鐘】錢桂林:年薪500萬因老婆報銷30萬被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