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毛開云 稿源:三尺巷 編輯:王小蒙
高考這幾天,全國各地爆出許多亂象,不少媒體用了這些標題:《臥底替考記者:已在考卷寫明是臥底 請求作廢》《多名河北官員將孩子送內(nèi)蒙古高考把政策研究到極致》《江西定南被曝發(fā)錯試卷 120名考生受影響》《高三女生負氣離家缺考高考 考試前身份證掉廁所沖走》……人們不禁要問:今年的高考怎么了?高考亂象“井噴”,嚴重損傷高考的公信力。

高考是國人公認的最有公信力的考試,沒有“之一”。幾天前,《人民日報海外版》還刊發(fā)文章說,中國高考顯“國際范兒”:成績獲外國認可。然而短短幾天后,中國高考就出現(xiàn)如此這般景象,這讓外國高校多么難堪,讓中國教育多么狼狽,讓中國高考情何以堪?

替考,是中國高考的死敵,既傷害考試公平,又損傷社會誠信。中國高考年年嚴厲打擊替考,替考為啥還是難以杜絕,甚至出現(xiàn)越打越猖獗的現(xiàn)狀?記者臥底替考,與其說是為了揭開替考真相,不如說是給了高考重重一耳光。替考這顆“毒瘤”,何時才能從高考身上割除?

高考移民的產(chǎn)生,既有教育的內(nèi)部原因,也有教育的外部原因。從教育內(nèi)部來看,主要是我國高等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基礎教育發(fā)展不均衡等所產(chǎn)生的矛盾,在高考中的一種集中反映和集中體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是部分考生為了達到上大學或上好大學的目的,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途徑,向錄取分數(shù)線較低、錄取率較高的省份流動。從教育外部情況來看,主要是個別省份的戶籍、學籍制度管理不嚴,給了有些人可乘之機。解決教育資源配置、發(fā)展不均衡的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加強戶籍、學籍管理,卻是可以立竿見影的。既然如此,多名河北官員將孩子送內(nèi)蒙古高考,就非常值得深思。其實,早在高考前的一段時間,就有類似新聞報道,但不知這些漏洞為啥不能堵上?

高考考場發(fā)錯試卷,真是奇恥大辱。高考試卷的出題、密封、保管、分發(fā)等,都有一套嚴格而嚴密的程序,為啥會出現(xiàn)這種低級錯誤?這種錯誤出現(xiàn)在平常考試中都不應該,咋能出現(xiàn)在高考考場上?別以為僅僅是發(fā)錯試卷的問題,120名考生為此付出的時間、精力、情感和心理壓力等,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彌補的。高三女生負氣離家缺考高考雖是個例,但這樣的個例也有研究價值,如何加強學生心理輔導、減輕學生高考壓力,這是中國高考必須解決的問題。

高考亂象今年出現(xiàn)“井噴”之勢,絕不是偶然的。恢復高考30多年來,中國積累了許多成功經(jīng)驗,也形成了固定模式和呆板思維,如何在體制機制上創(chuàng)新,如何與世界接軌,中國高考急需改革。而首當其沖的當務之急,就是要遏制、減少甚至杜絕高考亂象。只要將高考亂象掃進歷史的陳跡,中國高考才有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老師背后被貼“我是烏龜” 應該微笑面對
獨家揭秘||我經(jīng)歷的聊城高考作文評卷
專家點評||2015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題
名家||全國高考作文首先要讓學生有話可說
啥是好作文?||張洪泉:我看2015年山東卷高考作文題
南都記者臥底替考組織||替考當“堵”更須“導”
南都記者臥底替考組織||有無進考場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