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1日,河南洛陽,南昌路繁華路段一交叉口,為防止非機動車闖紅燈,在非機動車道與前行機動車道連接處豎立起兩臺自動升降護欄。(12月22日中新網(wǎng))
明明是紅燈,電動自行車卻絲毫不減速,這樣的場景在馬路上不時可以看到,尤其是冬天,騎電動車的人都是層層防護,連轉頭都費勁,更不用說回頭看看身邊的其他車輛了,闖紅燈違章暫且不提,往往是一不留意,一場事故已經(jīng)釀成,與其事后追悔莫及,不如事前心中警鐘長鳴。
近年來,在大中城市中,電動自行車已經(jīng)很大程度上替代了自行車,成為城市非機動車的主力。隨著電動自行車等非機動車的數(shù)量日益增多,因非機動車超速行駛、逆向通行、占用機動車道通行、闖紅燈、不按規(guī)定載貨等誘發(fā)的交通事故也直線上升。此次洛陽南昌路在非機動車道與前行機動車道連接處設立了兩臺自動升降護欄,雖然是為了防止非機動車闖紅燈的一項安全措施,但在筆者看來,多少也有些無奈之舉。
“紅燈停,綠燈行”,本是小學生上學時就學過的交通安全知識,理應牢牢遵守,可在一部分人心中卻成為一句空話,如今還需要別人為他加設起一道安全護欄,他才肯老老實實地遵守交通法規(guī),真是這樣,筆者也是醉了。至于這道電動護欄,究竟能發(fā)揮出多大的作用,也值得人們思考。
其一,電動護欄作為交通安全設施,需要日常檢修維護,如果僅有一個好的初衷,后期無人維護保養(yǎng),任其自生自滅,等到其年久失修,無法再發(fā)揮作用時,一經(jīng)拆除也就再也達不到維護交通安全的目的了。其二,所謂“防君子不防小人”,遵守交通規(guī)章的人有沒有這道護欄,都能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而那些無視法律規(guī)章的,設了這道護欄,還是會以“趕時間”、“沒看見”等五花八門的理由去“翻越”護欄,對于這些硬性違章的人來說,一道電動護欄也是形同虛設。
因此,與其設電動護欄防止非機動車闖紅燈,不如進一步加強交通安全的宣傳教育力度,切實增強民眾的交通安全意識,同時,進一步加強非機動車違法的處罰力度,使一些自認為法不責眾,有恃無恐的人心中有怕,自覺遵守交通法規(guī)。電動護欄,是無奈,也是期待,只有真正在心中筑起一道守法的護欄,才能筑起交通安全的堅固長城。
作者:李姣
稿源:三尺巷
編輯:任君
“給家長打分”的學校超出了行為邊界
不妨把“好人教育”引進中小學德育課堂
關愛乳房非得“全裸出鏡”?
關愛乳房非得“全裸出鏡”?
“神考題”不可怕 僵化評分才誤人
名不副實的“無人監(jiān)考”與誠信無關
監(jiān)考改革,怎能總摸石頭不過河?
應避免“桃花雛燕同圖”的錯誤再次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