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1日:擦窗戶,家長評價:認真;1月2日:幫忙做飯,家長評價:敷衍……”這是西安市戶縣惠安中學初二學生周昊瑋的《家庭道德作業(yè)》。自2014年9月起,該中學的4000余名學生每人手里都有這樣一份特殊的家庭作業(yè)。在談到開展這一活動的初衷時,惠安中學校長每世英告訴記者,為了使道德教育有可操作的具體“抓手”,該校推出了“好人教育”,即“在校做好學生,在家做好兒女”。“希望我們的學生將來都成為社會的好公民、好棟梁。”每世英說。(1月22日 新華網(wǎng))
一提及作業(yè),恐怕在中小學生的心目中并不陌生。每天只要是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孩子們基本都會按要求完成。通常老師布置家庭作業(yè),根本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練習加深對當天所學知識的掌握,或是寫一篇日記,或是算幾道題目,抑或是抄寫要求掌握的字詞、文章,不過這些作業(yè)對學生來說太枯燥了。因此,學生對于這類作業(yè)也不樂于去寫,即使完成作業(yè)也夾雜著幾分不情愿。
該篇報道中,西安市的這所中學一反常態(tài),給學生布置了一項特殊的家庭作業(yè),內(nèi)容包括幫助家長做家務、與家長溝通等等,這些被學校稱為對學生的“好人教育”。學校將“好人教育”作為對學生的德育課,讓學生意識到做個好兒女不只是學習成績好就夠了,筆者認為學校這樣的做法好。
眼下,中小學生在個人成長中確實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一些孩子表現(xiàn)為以自我為中心,生活自理能差,不熱愛勞動,有時還會出現(xiàn)挑吃撿穿、頂撞長輩的情況,但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和父母的溺愛有關(guān),一些孩子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往往被家長包辦代替了。試想,在這種狀況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將來能夠適應社會的生活嗎?報道中的這所中學,正是看到了當下教育孩子中存在的問題,而積極創(chuàng)新作業(yè)形式,化抽象的道德教育為可行的實踐操作,讓孩子在特殊的家庭作業(yè)里健康成長,這才是學校教書育人的高明之處。
筆者認為,學校通過布置特殊家庭作業(yè)進行“好人教育”活動,有以下幾方面好處:其一,比如幫家長做家務、與家長溝通等,這些作業(yè)生動形象,對學生來說趣味性極強,完成起來也并不困難,再加上學校對學生作業(yè)定期檢查,能夠使學生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完成每天的家庭作業(yè);其二,通過“好人教育”活動讓學生們意識到,作為學生不能只注重學習成績,更應該注重自身的全面發(fā)展。當然要確保“好人教育”落到實處,家長和學校之間還要及時進行溝通,使校內(nèi)外對學生的教育一致起來。
作者:王學明
稿源:三尺巷
編輯:王剛
“給家長打分”的學校超出了行為邊界
關(guān)愛乳房非得“全裸出鏡”?
關(guān)愛乳房非得“全裸出鏡”?
“神考題”不可怕 僵化評分才誤人
名不副實的“無人監(jiān)考”與誠信無關(guān)
監(jiān)考改革,怎能總摸石頭不過河?
應避免“桃花雛燕同圖”的錯誤再次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