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張洪泉
日前,長江新聞記者獲悉,貴州畢節(jié)七星關(guān)區(qū)田壩鎮(zhèn)6名被校長性侵的受害者家屬,已拿到法院一審判決書。該判決在兩個月以前已做出。5月5日,貴州省畢節(jié)市中級法院對七星關(guān)區(qū)田壩鎮(zhèn)先進小學校長楊大志性侵6名學生案一審宣判,以強奸罪、猥褻兒童罪判處楊大志死刑,剝奪政治權(quán)利終身。(光明網(wǎng)7月6日)
被楊大志性侵的6名學生,年齡最小的只有8歲,最大的13歲,讓任何有人看了,都會義憤填膺,感覺非殺不足以平民憤。法院依法判處楊大志死刑,不僅符合民眾的呼聲,更具有標桿意義,肯定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這些年來,本來應該教書育人、弘揚道德的教師群里,敗類頻出,性侵強奸幼童的案件屢見不鮮,而更可怕的是,“校長”一詞因多名校長性侵幼童而成為一個貶義詞,很多校長一聽別人稱自己為校長,都認為是嘲諷。對于教師性侵幼行為,已經(jīng)到了不得不治理,不得不嚴懲的地步。
教師性侵女學生,社會危害性比一般的強奸案件更大,影響更惡劣。一來,一個學校有女童被性侵,由于出于保護幼童隱私的需要,對外直說是某女童。但是,這樣一來,所有的女童卻都成了被懷疑對象,影響了全體女童的名聲。二來,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因為個別老師性侵女學生,造成了社會對整個教師群體的不信任,至少性侵事件頻發(fā)讓教師的社會形象降低。
教師性侵事件頻發(fā),主要是懲處力度不夠,對犯罪分子沒有足夠的震懾威力。盡管目前司法環(huán)境講究“少殺慎殺”,但校長性侵6名幼女一審獲死刑,還是非常有必要的。看起來非常嚴酷的法律,最終結(jié)果是很多人看到后,就不去犯罪,最終達到了“少殺慎殺”的目的。
狀元筆記熱銷,那是買家沒考過大學
獎“狀元房”不是一種“商業(yè)暴力”
【育兒】讓孩子過一個快樂的暑假
北大清華招生組互掐折射名校教學不自信
葛天否認假孕騙婚||性格不合就是婚姻毒瘤
學子復讀成狀元,用不著驚呼和贊賞
【馬云】喜看寬慰失意考生超過捧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