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程振偉 稿源:三尺巷 編輯:王剛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昨天涌入武大的游客達10萬人次左右,網(wǎng)友調(diào)侃此景:“在武大看人海,是每朵櫻花的夢想。”武大校方表示,為了維護校園正常的秩序,所以對游客采取限行、限流、禁噪、收費等管理措施。參觀券每張20元,由學校財務部門統(tǒng)一收取。而這些收入基本都花在櫻花上了,比如安保設施和流動公廁的增設等。據(jù)了解,最近3天門票收入達60萬元。(3月22日,武漢晨報)
武大櫻花,在春暖花開之季,再次成為全民關注焦點。武大有中國最美大學校園之譽,武大女神和武大櫻花功不可沒。大學之美,不在大樓,而在大師大學問,更在大學之寬廣文化。然而,武大櫻花本應給武大和武漢加足分數(shù),每張20元的入場費給武大櫻花這個美麗的武大符號印下瑕疵。
武大櫻花如此出名,是有歷史淵源的。最初由周恩來總理1972年轉(zhuǎn)贈。1982年,為紀念中日友好10周年,日本人又贈送武大100株垂枝櫻苗。1992年,日本友人砂田壽夫先生又贈送櫻花樹苗200株。久負盛名的武大櫻花大多是日本血統(tǒng),也是中日友好的見證。極具文化內(nèi)涵的日本櫻花根植武大校內(nèi),再合適不過,寓意大學之“兼容并蓄,寬容開放”,無形中提升了武大作為大學的人文內(nèi)涵。可若把中日友誼之見證用于謀利,只怕于武漢大學的聲譽有損。
大學教育屬于社會公共服務,大學財產(chǎn)是全民共有,大學就應該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武大櫻花是日本友人贈送的,櫻花栽種場所是政府撥付的,武大櫻花對外開放本來就是政府默許武大承擔的社會職能之一,怎能因為人氣大漲而趁機坐地收錢?
假如“閱兵誓師”不見校長當車夫
制定好政策在企業(yè)管理中的重要性
百余米內(nèi)三個限速牌是在強奸“安全”
瀘沽湖里“沖浪”不止是“大煞風景”
誰規(guī)定年終獎不能發(fā)放衛(wèi)生巾?
“桂美人”比賽怎么成了“老賴”?
露宿者的選擇權需要制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