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雷彥鵬 稿源:三尺巷 編輯:王小蒙
16日晚,在南京奧體中心舉行了周杰倫演唱會。眾多粉絲來到現(xiàn)場盡情追星,盡興而歸,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周末。粉絲們輕松地揮一揮衣袖,留下遍地垃圾,讓17日早班的建鄴區(qū)環(huán)衛(wèi)所的20多位保潔工人苦不堪言。(5月17日《揚子晚報》)
一場音樂演唱會,一場粉絲與明星的見面會,對明星而言,能在千萬人眼神的聚焦點表演,極具滿足之感;對粉絲而言,無疑是一群人的狂歡。但是,曲終人散后,別讓保潔工人替你們打掃“戰(zhàn)場”。
這絕不是孤例,在周杰倫的演唱會上也不是初現(xiàn)。五月天、陳奕迅、劉德華……只要有演唱會,只有有粉絲,垃圾場好像就會平地而起。2010年10月,周杰倫的超時代武漢演唱會過后,體育場成了垃圾場,動用了近百人進行清掃。
怪誰呢?難道怪粉絲素質(zhì)低?
當(dāng)然,與素質(zhì)二字也不無干系,日本球迷賽后撿垃圾的報道總讓人心生敬佩。但也不能推全責(zé)于這一被詬病爛的東西。要是沒有演唱會,何來這一負面新聞?既然舉行了演唱會,明星也責(zé)無旁貸,不能撈完金就轉(zhuǎn)過拐角撤人吧。
2007年群星演唱會上,壓軸出場的王力宏在唱完一首以環(huán)保為主題的新歌之后,呼吁觀眾把留下的垃圾帶走。2003年陳琳楊坤演唱會上,主辦方推廣環(huán)保新理念:觀眾每收集五件垃圾便可在演唱會結(jié)束后換取一件紀念品。
對比之下,至少可以說明,只要主辦方和明星聯(lián)手,這一問題解決起來并不那么困難。
觀眾在見到心中的偶像時,在和著偶像唱響同一首歌時,總會忘乎所以,別說垃圾了,暴力事件也不少見。2006年,滾石樂隊在巴西里約熱內(nèi)盧舉行演唱會,吸引逾百萬歌迷捧場,但也給Copacabana沙灘制造了220噸垃圾。當(dāng)晚還發(fā)生了三宗打劫傷人事件。
當(dāng)個人聚集成群體時,理性會喪失,思想情感易受旁人暗示及傳染,變得極端狂熱,甚至肆無忌憚,正所謂烏合之眾。這時,只要偶像放射出自身的明星效應(yīng),對粉絲有所引導(dǎo),呼喚起集體的環(huán)保意識,垃圾問題終不會讓保潔工人頭痛。
粉絲把你捧到聚光燈下,何不給他們一絲一縷的保護——沒有垃圾,哪來的“沒素質(zhì)”之罵?明星不過動一動嘴而已,充其量再深情一點,粉絲就會有所響應(yīng)。如此,明星自己、粉絲,甚至一座城市的形象,都不會在話下。
這中間,不過一步之遙,反正門票又少不了。
汪峰告媒體誹謗索賠400萬||汪峰與消費汪峰的“跳背
詹皇四年連進總決賽,今年神奇能否繼續(xù)?
何炅“吃空餉”,高校露媚態(tài)
何日君再來||鄧麗君逝世20周年祭
文藝片何以擺脫低票房“魔咒”
水滸新解||宋江的“梁山經(jīng)濟學(xué)”
正式退休的敬一丹談同事怎么不提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