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紫宸 稿源:三尺巷 編輯:王小蒙
剛剛過去的長假里,最火的城市是青島,最紅的主角是38元一只的蝦,最高端的消費場所是一家叫“善德活海鮮燒烤”的大排檔。
罰單開出、執(zhí)照吊銷、人去屋空之后,這家店成了“景點”,很多人專程去參觀拍照。據(jù)說,現(xiàn)在炫富已經(jīng)不興曬愛馬仕瑪莎拉蒂什么的了,而是:我在青島吃過蝦!其流行度,趕超三年前的切糕。剛剛大婚迎娶baby的黃曉明也無辜躺槍——為什么不在家鄉(xiāng)青島辦婚宴?因為一盤蝦一兩千塊,辦不起啊!
“幾億元打造出來的‘好客山東’,輸給了一只大蝦”,這是海量的媒體轉(zhuǎn)載中,我最深以為然的一句。雖然給地域貼標簽是一種幼稚的觀念,但山東人豪爽、實在、好客確是千古佳話,不料這好名聲被狠狠打了一記耳光,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不由聯(lián)想起十字坡上賣人肉包子的母夜叉孫二娘,“敞開胸脯,露出桃紅紗主腰……眉橫殺氣,眼露兇光”,再看看光著膀子、手握棍子的大排檔老板,是不是神一般相似?
一只蝦,暴露了冰山一角,旅游城市宰客,久已有之。青島這件事之所以在全國迅速引起海嘯般的輿論,除了老板自作孽不可活,最主要還是因為當?shù)芈毮懿块T敷衍曖昧的態(tài)度。欺詐宰客恐嚇究竟歸不歸派出所管?市場監(jiān)管、物價部門是不是非要等到上班之后才查處亂象?勢單力薄的外地游客在你的地盤受了欺負,不找你們撐腰,還能找誰?
當?shù)鼐绞潞蠡貞?yīng)說,在派出所內(nèi),警員曾支開大排檔老板,叮囑游客不管交多少錢一定要留下證據(jù),以便日后維權(quán)。這話聽來也頗覺怪異,既勸游客給錢息事寧人,又悄悄遞上幾句貌似貼心的話,對不法商人又不敢得罪,其言行情態(tài),不像主持公道的人民警察,倒像大家族里一個小心翼翼的騎墻派家長,面對一家子雞飛狗跳的破事,哄著這個,瞞著那個,不辨是非,毫無原則。
古裝劇里,縣衙大門右側(cè)都有一面鳴冤鼓。一旦有人敲響這面大鼓,無論縣太爺在干什么,哪怕是睡在溫暖的被窩里,都得迅速穿戴整齊,升堂斷案。建議那些習慣于“上班之后再處理”的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看看此類故事,洗洗腦。
徽州窮小子胡雪巖多年打拼之后成功逆襲,成了比李嘉誠還牛的一代首富。他的愛妾患病,請了杭州城里最有名的醫(yī)生開方,派人去抓藥,回來卻發(fā)現(xiàn)幾味中藥已發(fā)霉,又去藥店調(diào)換,遭伙計拒絕。彼時沒有淘寶,再生氣也沒法點個差評。但土豪就是土豪,胡首富一怒之下自己開了家藥店,大名鼎鼎的胡慶馀堂。開業(yè)之日,他寫下“戒欺”二字,制成匾額掛在店堂里,告誡員工“采辦務(wù)真,修制務(wù)精,不至欺余以欺世人”。富可敵國的老胡后來受政治風云影響,資金鏈斷裂近乎破產(chǎn),但賣藥的收入還是給他的暮年提供了低保金。
141年過去了,胡慶馀堂頑強生存,成為江南著名百年老店,“戒欺”牌匾依然散發(fā)著質(zhì)樸溫潤的光芒。
長假歸來,收心上班。但下一個長假,大家仍會拖家?guī)Э趦A巢而出。行走在陌生的街頭,人們內(nèi)心能否擁有一份基于誠信的篤定和安全感,不只是青島之惑,也是所有城市之惑。
踐踏消防烈士頭像的行為不能容忍
馬云首張油畫3300萬賣出,你信嗎?
屠呦呦獲諾獎的偉大在于幾十年的沉默
“段譽是段正淳”和“乾隆與女服務(wù)員”
“9胞胎排卵藥”是一道待解醫(yī)學題
為啥有人對1天中秋假日斤斤計較
郎平將大婚,這才叫雙喜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