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張洪泉 稿源:三尺巷 編輯:王剛
4月26日,攜夫人重游聊大。走到紫藤公寓時,隨手指著此前的紫藤長廊方向說:那就是當年的“情人街”,當目光觸及的時候,發(fā)現(xiàn)紫藤長廊已經(jīng)不見了蹤影。我的心忽悠的一下沉了下去,異常的失落。
今天看了@聊城大學的微博后,才知道西校紫藤長廊不是因新建被刨,“僅僅是截枝,很快紫藤將長出,兩年內繁茂如故”。看完微博我的淚流了下來,2年后紫藤依舊郁郁蔥蔥,而新建的長廊,已經(jīng)不是當初寄托著學子們記憶的紫藤長廊了。
1993年,我考上聊城師范學院(聊城大學前身),紫藤長廊是校園的一道風景,早上有人在那里讀書,晚上談戀愛的在藤下竊竊私語。讓我記憶猶新的是,班里一個男生每天早上站在紫藤長廊的最南頭,等女朋友下來一起去吃飯。那時并不叫紫藤長廊,因為藤下談戀愛的多而被同學們戲稱為“情人街”。至于紫藤長廊、紫藤公寓則是后來被美化的名稱,并且在網(wǎng)絡上很火,成了聊大的一個文化坐標,去聊大必看的一個風景。
聊大的電影院、西校的辦公樓、校醫(yī)院、紫藤公寓那邊的宿舍樓和新圖書館前面的小紅樓,這些獨一無二、不可重現(xiàn)的文物,能依稀勾起學子們的回憶,能證明聊大的歷史。而東校嶄新的樓群、花園式的綠化,都是在全國各地隨處可見的,暫時還無法像紫藤長廊這樣能給18萬聊大學子和熟悉聊大的人留下深刻回憶。
風風雨雨40年,歷屆聊大領導之所以沒有拆掉電影院、紫藤公寓等紅磚建筑,不是因為聊大缺錢,而是這些建筑見證了聊大發(fā)展歷程。這些建筑,屬于不可再生性校園文化遺產(chǎn),一旦拆掉不及時修復,可能就永遠沒了。因為安全問題處理,沒有什么可以指責的。但是,作為紫藤花園這樣的文化坐標,應該像文物修復那樣“修舊如舊”,讓大家看到一個承載學子們記憶的、曾經(jīng)的紫藤長廊。
我去過南京師范大學,見到那邊的一個大門和1993年聊大的大門差不多,里面還存有很多低層甚至平房類的建筑,讓我看到了南師的文化傳承。在網(wǎng)上看到一種據(jù)說是清華園的紫藤長廊,盡管看似比較古老,但我感覺不如聊大的紫藤長廊好。
父親慫恿別人毆打兒子 太過荒唐
詩人汪國真去世,詩歌能否熱起來?
詩人汪國真去世 假如邂逅白居易
留美博士后被遣返 還崇尚學霸嗎
正視中小學生出國游學熱
讀書需要扶持境界和環(huán)境
幼兒園“入園難”何時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