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樹是我們農村老家常見的一種樹,幾乎家家院子里都有,既遮蔭,長大了,又能蓋房當檁條兒。街旁、地頭,坑邊、壕沿,一棵棵,一行行,形成獨特的風景。榆錢是它的果實,長出時,一串串懸掛枝頭,很像老年一片一片串起的銅錢,又加上香潤可食,因而得到人們喜愛。我家院子里也有幾棵。幼年時,我每年都要爬上去,胳膊上挎?zhèn)竹籃捋榆錢。
那時候,生活困難,平時吃粗糧也要摻野菜,榆錢窩窩是絕對的美食。在災荒年代,榆錢還能救人的命。有一位老人本來就身體虛弱,六零年,家里斷了吃的,眼看要餓死,就是鄰居給他家送去兩籃子榆錢,才活了下來。常聽老人們說:家有三棵大榆樹,勝過三門好親戚。在我心中,榆樹就是一種感恩的樹。
榆錢的吃法多種多樣。一是生吃,將剛采下來的榆錢洗凈就可以吃,有時在樹上捋下來就往嘴里塞,吃起來味道鮮嫩脆甜,別具風味。經常的吃法,是用來蒸窩窩,把榆錢清理干凈,洗幾遍,撒上點鹽,拌勻了,再摻上面就行。只要能捏成個,摻面越少越好。米面、玉米面都可以,白面也行。我們第二天去孩子家時,帶去一些,就是用白面蒸的,也挺好吃。
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吃罷榆錢粥后,留下了“杯盤粉粥春光冷,池館榆錢夜雨新”的詩句。看來,從古以來,人們就愛吃榆錢。
現(xiàn)在生活好了,我還是喜歡榆錢,不僅因為它風味獨特,好吃,更因為,看到它,我就覺得親切,就像看到家鄉(xiāng)人一樣。
榆錢兒
清明品賞清明聯(lián)
春天的味道
清明節(jié)是幾月幾日:賞詩度清明
春天不是讀書天
給自己做一本品讀的書
果果斷奶記
匆匆那年:青春片的匆匆濫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