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跳上一段廣場舞,是市民張女士養(yǎng)成的生活習慣。可自打本月14日以來,張女士就一直揪著心跳舞,因為接連三四天,她們跳舞時竟然被人用鋼珠偷襲了。雖然身體沒什么大礙,但這著實讓她氣憤了好幾天。張女士希望能和對方好好溝通此事。(1月20日《齊魯晚報》)
跳廣場舞被人偷襲,原因很可能是廣場舞噪音擾民引起的,盡管張女士表示跳舞時音響調得不高,但是據周圍居民反映,在房間里還是能聽得見廣場舞的音樂聲。
近年來,“遍地舞姿”成為城鄉(xiāng)一道亮麗的風景,但同時也因為音響擾民,成為舞者與周圍居民矛盾與糾紛不斷升級的罪魁禍首。為阻止廣場舞,有潑糞的,有鳴槍的,有放藏獒的,有購買巨型喇叭對抗廣場舞音響的,還有下跪求饒的,不一而足。舞者有跳舞的權利,但前提是不能擾亂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噪音擾民,會嚴重影響居民的休息權,居民休息不好,工作、學習等等方面就好不到哪里去。所以,在廣場跳舞的人員,應該盡力避免噪音擾民現(xiàn)象的發(fā)生,一方面盡量調低音量,一方面采取其他措施,比如效仿一些地方使用“靜舞音響”的做法,利用一臺帶無線發(fā)射裝置的播放器和無線耳機,讓跳舞現(xiàn)場十分安靜,別人聽不見一點音樂聲。戴上耳機跳舞,雖然有點不太方便,但是因為不再擔心擾民,沒有了心理壓力,舞步也會更輕快。
換個角度看,廣場舞畢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健身運動,即便出現(xiàn)擾民現(xiàn)象,附近居民也應該盡量采取溝通交流的方法解決問題,而不是在夜幕掩護之下悄悄用彈弓發(fā)射鋼珠。發(fā)射鋼珠,一旦傷害到舞者或者路人身體的重要部位,就是一種侵害他人身體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發(fā)射者就要為此承擔民事責任甚至是刑事責任,其結果害人又害己。
關鍵是,偷偷發(fā)射鋼珠的行為,不利于解決問題,反而容易激化矛盾。筆者之見,雙方可以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坐下來談談各自的看法,舞者盡力在“零擾民”上下功夫,而周圍居民也要擯棄極端的驅趕方式。當然,要徹底解決廣場舞擾民問題,政府有關部門也需要下一番氣力,比如加強管理,比如在城市建設中,考慮建蓋一些隔音舞廳,來滿足廣場舞愛好者的跳舞嗜好。
作者:曲征
稿源:三尺巷
編輯:王剛
廣場舞大媽扎輪胎 司機處處當謹慎
上廁所禁帶手機不是沒道理
書記省長城鐵玩自拍定格“最美畫面”
扔衛(wèi)生巾砸司機映射窮人焦慮
性學女碩士出家是參透還是絕望
美女主播患癌去世 舍命保子母愛如詩
為北京市委書記清淤泥點贊
杭州山寨埃菲爾鐵塔 克隆不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