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溫嶺網(wǎng)友“小云”,昨天上午,他到溫嶺市石橋頭鎮(zhèn)辦事,聽到一個哀傷的聲音。循聲望去,他看到一個匍匐在地面的乞丐。“小云”提出幫助他但被干脆的拒絕。隨后“小云“決定跟蹤偷拍這個乞丐,看看他是不是假乞丐,結(jié)果讓他大吃一驚:原先癱瘓的乞丐,數(shù)著討來的錢,起身行走,攔了輛公交車回家了。(12月9日《錢江晚報》)
又一個癱瘓的“乞丐”站了起來,看到這則新聞,筆者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此刻的心情,是憤怒、感慨還是無奈?真是各種滋味五味雜陳。
幾千年來,乞丐作為人民生活中的最底層,因為無法維持生活靠別人的施舍生存而被人們可憐甚至是瞧不起。一個正常人一旦淪為乞丐,那他失去的不僅僅是生活質(zhì)量,往往還有做人的尊嚴。因此,人們不論是有多困難也不愿意背井離鄉(xiāng)討飯為生,為的就是保留心中那僅存的尊嚴。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乞丐”突然搖身一變不再是貧窮低下的代名詞,而是成了可以開好車、用iphone,甚至打飛的到處旅游的上等人,而要飯這個歷來無奈的行為也儼然成了一種“高大上”的新興行業(yè)。一些喜歡不勞而獲的人看到這里邊的巨大利益,不惜放棄起碼的自尊,用裝可憐、無病呻吟、甚至自殘等低劣手段博取公眾的同情,騙取公眾奉獻的愛心。當他們的把戲被戳穿時,他們不但不尷尬不悔改,甚至還變本加厲,可見巨額的回報已經(jīng)蒙蔽了他們貪婪的心。但這讓愛心人士情何以堪!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互助友愛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思想已經(jīng)深深根植于我們的頭腦當中,扶危濟困、樂于助人是社會傳播正能量,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但不斷“站起來“的乞丐們嚴重透支了人們的愛心,他們和”扶不起“的老人、”不要命的碰瓷男“共同成為社會的毒瘤,破壞著社會的誠信考驗著人們本就脆弱的公德心。面對如此種種,究其原因除了一些人道德品質(zhì)低下,社會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近幾十年來,中國經(jīng)濟以令人震驚的速度高速發(fā)展,人們物質(zhì)生活得到極大提高,然而與此相適應的精神生活卻發(fā)展緩慢,社會上充斥著各種負能量卻沒有很好的辦法進行解決,這為中國社會的公平正義和長治久安敲響了警鐘。如何讓精神社會發(fā)展回歸正軌,已經(jīng)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但顯然只靠道德的約束明顯是不夠的。筆者希望國家層面和社會有識之士能夠共同努力盡快想出解決辦法,不要再讓愛心助長貪心的事件再次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
作者:申春祥
稿源:三尺巷
編輯:任君
廣場舞大媽扎輪胎 司機處處當謹慎
上廁所禁帶手機不是沒道理
書記省長城鐵玩自拍定格“最美畫面”
扔衛(wèi)生巾砸司機映射窮人焦慮
性學女碩士出家是參透還是絕望
美女主播患癌去世 舍命保子母愛如詩
為北京市委書記清淤泥點贊
杭州山寨埃菲爾鐵塔 克隆不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