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福州國家森林公園桃花次第盛開,不少市民趁著周末攜家?guī)Э谇巴^賞。可是,在賞花的同時,也有一幕不文明的畫面,引起了不少游客側(cè)目和氣憤。為了拍攝到自己想要的“桃花雨,”一名游客使勁的搖晃樹枝,并且讓周圍的四個小孩照著學。而當別人勸阻的時候,用一句“花總是要落的”來作為借口。(福州日報3月9日)
“花開花落自有時”,為了拍出落英繽紛的照片,刻意摧殘花枝,照片里的人能有幾分美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樣的言傳身教者,能夠幾分令人尊敬?花總是要凋落的,同理,錢總是要花光的,難道不是你家的錢就可以中飽私囊貪污腐敗嗎?人總要是死亡的,難道就可以隨意終結(jié)別人的生命嗎?隨意破壞而不用擔責的道德環(huán)境,不知公德為何物,隨意虐待動物的道德“引路人”,造就了循環(huán)往復的破窗效應。
從“到此一游”的任性簽名,到“南極嚇跑企鵝”,部分不文明國人將“丑陋”二字寫在了地球的多個角落,每一次我們都會反省、討論、教育,但收效甚微。如果這些問題沒辦法通過立法強制解決,破窗效應,不會突然進化,不會明顯好轉(zhuǎn)。
“花總是要落的”,如此心安理得的借口,就是因為沒有法律維護公德,沒有法律懲罰不文明行為。幾日前,兩名德國青年在新加坡地鐵車廂上涂鴉,一走了之,遭新加坡跨國追捕。新加坡素來以干凈整潔聞名,對亂涂亂畫、破壞公共財物等行為采取“零容忍”政策。最終兩人因犯有破壞公共財物、非法侵入等罪行,被新加坡法院判處9個月監(jiān)禁、鞭笞3下。是的,你沒有看錯,鞭笞,新加坡是世界上少有的沒有廢除肉刑的國家之一。將公德的神圣性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上升到違法必究雖遠必誅的剛性,非如此不會有人悔罪,據(jù)說,那兩位德國人在皮開肉綻之前已經(jīng)當庭認罪,但是鞭刑不會赦免。
花總是要落的,不文明總是要受到懲罰的,折花如此,涂鴉如此,貪腐也一樣。
作者:秦立杰
稿源:三尺巷
編輯:王剛
百余米內(nèi)三個限速牌是在強奸“安全”
瀘沽湖里“沖浪”不止是“大煞風景”
誰規(guī)定年終獎不能發(fā)放衛(wèi)生巾?
“桂美人”比賽怎么成了“老賴”?
露宿者的選擇權(quán)需要制度支撐
八路軍“借條”讓人疑惑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