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將于12月27日舉行。但就在開考的前一個月,網上出現(xiàn)有人出售至2014年11月的130萬考研用戶信息,烏云網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鄔迪接受采訪時說,懷疑考研報名數(shù)據遭泄露。(12月8日《人民網》)
不少考生爆料,最近總接到垃圾短息和電話,對方能說出考生名字、性別、還有手機號碼、身份證號、家庭住址、郵編、學校、報考的專業(yè)等敏感信息,非常詳細。并承諾加QQ免擔憂輕松過。甚至有考生剛在招辦現(xiàn)場確認完,就收到類似短信。不少考生擔憂信息被泄露,害怕會對以后報名有影響。
報名信息泄露已經屢見不鮮。時下各種職稱考試、四六級來臨之際,不少機構向考生發(fā)短息賣答案,甚至對沒通過的考生承諾改分,亮出“最后一次通過機會”等誘惑字眼。考生信息泄露到全國各地,垃圾短信集中頻發(fā),類似事件防不勝防。對方不肯透露答案來源渠道,只承諾通過率高,信譽保證。各種騷擾電話輪番轟炸,考生設置黑名單但沒想到對方換個手機號接著打。嚴重影響考研者正常學習生活,令不少考生反感惱怒。
考生的信息到底是誰泄密的?目前尚未知曉。當然有考生自身的原因,或許網吧報名結束沒有安全退出導致信息泄露。但如此大規(guī)模的集體泄密事件,顯然外在因素占很大部分。有網友認為,官網數(shù)據庫被“脫褲”了,用戶的私密信息通過病毒和木馬等惡意程序被直接竊取,黑帽子研究攻擊技術非法獲取利益。另有觀點稱內部人士泄露的。但不管怎樣,在信息泄密的背后早已形成完整的利益鏈條,運作已經成熟。巨額利益的驅動使這些人以短信QQ平臺專門從事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交易。
考生信息保護屢遭尷尬,生活中個人信息裸奔讓人頭疼。快遞網站因存在漏洞入侵,個人信息在網絡上被層層轉賣;酒店業(yè)、電商網站爆發(fā)個人信息泄露事件等等。信息安全監(jiān)管缺失已不再是一個行業(yè)所面臨的問題,企業(yè)管理不完善、安檢措施力度不夠、法律不完善等讓這些人鉆了空子。
歸根到底個人信息安全的保護仍是長期命題。除了個人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更要盡快建立專門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加強執(zhí)法處罰力度,提高犯罪分子的違法成本。建立健全公眾信息安全體系,讓公眾隱私得到有效保障。莫讓個人信息保護成為多年無力的吶喊。
作者:程海峰
稿源:三尺巷
編輯:任君
江西“抱火哥”渴望的絕不是贊歌
“透明廁所”為何脫了褲子放屁?
乞丐換裝交接班 職業(yè)行乞壞行業(yè)
強拆明清古村落 古宅豈能OUT
西安跳廣場舞擾民有法可依是好事
女司機溺亡前致電女兒的三個看點
“存錢不如存人”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6旬老太招聘女兒 應當多一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