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許多德才兼?zhèn)涞拇髮W生們,在自己不會游泳和自身難保的前提下,去施救落水兒童,到頭來,落水兒童得救了或落水兒童未能救上來,反而又搭上一條鮮活的年輕生命。
記得早在2009年,湖北長江大學10多名大學生手拉手撲進江中營救兩名落水少年,因大多數(shù)同學不會游泳,其中3名大學生不幸被江水吞沒,英勇獻身。為此,引發(fā)媒體熱議。
“不會游泳該不該救人?”有關部門就此開展了問卷調查。有人認為,在以人為本的當下,無私奉獻很可貴,值得鼓勵,只要有生的希望,就不能見死不救。英雄給社會以榜樣力量,值得欽佩和尊敬;也有人認為,不值得,培養(yǎng)一名大學生多什不容易。此舉可取,但不能冒險蠻干。
值得濃墨重彩的一筆,大學生見義勇為值得全社會學習,但前提條件應該是,施救者要理智、冷靜,要考慮到自身是否具備施救的能力,切忌避免不必要的犧牲。
為減少或避免大學生勇救落水的“二次犧牲”,筆者建議,名中學尤其高校不妨在體育課時里,增設或普及游泳課,為孩子們培養(yǎng)一項終身受益的生存技能,同時,也能幫助他們強健體魄,暫時告別課業(yè)壓力,何樂不為?另外,各地不妨建立專門的“關愛英雄基金會”,號召全社會尤其是私、國企老板竹,都能伸出援助之手,向基金會捐助善款,以救助勇敢犧牲的英雄好漢家屬,切忌別讓英雄流血、家屬流淚、做“二次犧牲”。
別讓英雄流血家屬流淚
初入職場的大學畢業(yè)生需擺正心態(tài)
孝敬父母不能等
巧治“砸”病
“為你停一停”不僅溫暖了盲人
“糖酒會展”別拿“乳房”說事
對喝廁所水的“企業(yè)文化”說不
宣傳活動放飛蝴蝶是慈悲還是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