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連市沙河口區(qū)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廣東邦家租賃服務有限公司大連分公司(以下簡稱“邦家公司”)經理孫某某及下屬員工共19人,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分別被判處9年至1年4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兩年來,該公司以高息為誘餌,共向1237人吸收存款近3億元,致使當事人損失慘重,其中絕大多數(shù)為老年人。(12月10日大連晚報)
邦家公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手段,與時下社會上出現(xiàn)的一些冒牌“投資理財公司”如出一轍。首先,進行感情投資。采取組織旅游、免費體檢、贈送紀念品等小恩小惠手段,把老人吸引導公司周圍,并借機宣傳自身實力和光明前景,騙取老粘人的信任。其次,以高額利息為誘餌吸納存款。他們往往在法律允許的民間借貸利息最高限左右設定利息率。邦家公司就是如此,他們許諾,投入2萬元以上年利率為18%,5萬元以上年利率為22%,40萬元以上年利率為30%。當客戶決定存款后,會有人引領他們到公司財務部門收款并出具收據(jù)及合同,令你深信不疑。再后,在支付一兩次利息、讓客戶嘗到甜頭后卷款而逃。
實際上,邦家公司的詐騙行為通過分析就可以看出破綻:一方面,他們許諾的利息已經涉嫌違法。因為按照最高檢的司法解釋和最高法的判案標準,民間借貸利息不得超過銀行貸款利息的4倍。以現(xiàn)行規(guī)定計算,銀行一年期貸款利息為5.60%,若乘以4,為22.4%。邦家公司許諾投入40萬元以上年利率為30%,豈不犯了律條?另一方面,邦家公司根本不具備支付能力。時下,企業(yè)已進入微利時代。2013中國制造業(yè)企業(yè)500強的平均收入利潤率是2.23%,其中國有企業(yè)的平均資產利潤率為1.89%,民營企業(yè)為3.89%。可以分析,邦家公司作為一家租賃公司,扣除成本和繳稅,利潤是很小的,哪有能力支付投資人30%的年息?
這一典型的案例告訴我們:天上不會掉餡餅,民間投資須謹慎。老年人辛辛苦苦一輩子,攢錢不容易,有點積蓄想投資理財、保值增值無可厚非,但最好是把錢存到銀行或購買理財產品,投資國債也行,有經驗的還可以炒炒股,千萬別上騙子的當!
作者:侯文學
稿源:三尺巷
編輯:王小蒙
別讓電子商務“死”在假貨上
女子拒跟男友回家過年被殺 究竟缺什么
開奧迪撞大貨車碰瓷 不要命的違法當重罰
預防暴力不能只寄希望兒童影視劇分級
教育部鼓勵自主創(chuàng)業(yè) 不妨一拭
大學靠校花吸引生源,誰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