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以為此舉是炒作,無非是為了吸引眼球而已。在我看來,即便是炒作又何妨呢?這樣做對投資方,對演員,乃至于對觀眾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行為,沒有必要上綱上線,猛烈拍磚。我覺得,這樣炒作還不夠,還應(yīng)該加大宣傳的力度,在拍攝中期和后期,乃至于電影上映的期間,都應(yīng)該堅持“驗?zāi)?rdquo;,避免有些演員涉毒,以免影響影片的上映,讓同一劇組的人受到牽連。其實,這是一個好辦法,其他劇組應(yīng)該效仿,不給那些吸毒的演員留下可乘之機。
明星一人吸毒,劇組全體遭殃。王學兵涉毒害人害己,他參演的電影《一個勺子》原定五一上映,如果不刪改,就會面臨下檔;他主演的話劇演出已經(jīng)取消,開始退票;他這一吸毒,隊友就成了冤大頭。有圈內(nèi)人士自爆手中有一份演員吸毒的黑名單,從一線到N線的演員都有。制片方最擔心的就是明星吸毒,導(dǎo)致投資血本無歸。運動員參賽前要進行尿檢,演員進劇組之前都應(yīng)該這樣做,在沒有其他好辦法之前不失為一種權(quán)宜之策。應(yīng)該鼓勵,不該吐槽。
治理藝人涉毒吸毒,迫在眉睫,刻不容緩。應(yīng)該借鑒懲治運動員服用興奮劑的辦法——運動員服用興奮劑就會被禁賽,甚至是終生禁賽。演員吸毒就堅決停止他們演出、停止他們的商業(yè)代言。以此,提高演員涉毒的代價,讓他們不敢越雷池一步。同時,還要對他們所在的簽約公司嚴懲不貸,殺雞給猴看。
《爸媽當家》劇組“驗?zāi)颉保醋饔趾畏?
《我是歌手》的餅攤的夠大了
《平凡的世界》不需要“推廣陜北話”
高峰聶遠何睦被捕:明星更應(yīng)該懂得以身作則
孫楠的“道歉”坐實了一句古話
“質(zhì)疑”孫楠退賽,眼里可有“規(guī)則”?
抗日神劇泛濫因精英群體缺位
吳宗憲大哥說話,理太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