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過程披露之后,輿情出現(xiàn)了較大分化,大量網(wǎng)友轉而譴責這名女司機“該打”。由于存在視覺盲區(qū),交規(guī)禁止連續(xù)變道,更何況變道前不觀察后面的車距……該女子打架不行,但開車夠彪悍,拳腳能傷人皮肉,駕駛的鐵器可能要人命,這就是傳說中的“馬路殺手”啊。有網(wǎng)友喊出“替天行道”,讓她長長記性,也是救她一命。今晨又有網(wǎng)友挖出,該女司機并非初學者“手潮”的情況,可能還是一名老司機,早在2011年,該車牌號就被網(wǎng)貼曝光過危險駕駛的行為:原來她也有小孩,駕車時全程把腦袋伸出天窗外,還把擦手紙扔到旁邊的車窗上……該貼在論壇上熱議達三十多頁,當然,有一部分是今晨趕去圍觀的,這名“女司機”,總算成典型了。
比挨打更慘的莫過于,是挨完打又挨罵,這位“女司機”也真是運氣霉透了。打人當然不對,但有上述危險駕駛習慣的,不限于女司機,都應該長長記性。補充一點,開斗氣車是險上加險,又不是追擊歹徒,亂開車的2b天天都有,沒事就算了,沒有十分的必要,不能在街上追逐競駛,這種行為的危險不亞于動手。
女司機遭男司機當街暴打的交通啟示
無障礙設施既要建更要管
河北曹妃甸建“神龜”像不是立牌坊
恩施大峽谷景區(qū)推撿垃圾換門票是智慧
馬龍奪冠后動作引爭議 有涵養(yǎng)才能賽出品格
環(huán)衛(wèi)工被撞5天傷三人 武漢你怎么了?
女導游回應罵游客 勞動保障缺失須正視
“華山天價米飯”是怎么吃出來的?